在外资品牌加快对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布局的同时,国产品牌也不甘示弱,凭借性价比的优势和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,国产并联机器人或将率先和外资品牌展开较量。
并联机器人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:自身的重量,负载,重复定位精度,一分钟完成标准动作的次数。分别决定了机器人安装的难易程度,运用范围的广度、动作完成的标准度以及完成工作的速度。此前,这些指标始终是国产机器人难以逾越的“坎”,而誓要在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上留下自己浓重一笔的勃肯特,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,已经在并联机器人技术上确立了新的标准。
首先是自重,重量越轻,安装起来越方便,并且运输和调试起来也更加方便。发那科**代并联机器人M-1iA,其自重只有12kg到20kg,推出时被称为“拳头机器人”。与之相反的是川崎重工的并联机器人YF03N自重达145Kg,新一代的并联机器人YS02N将自身重量减轻到了60kg;国内品牌中,勃肯特*新研发的Polyhedron1200系列机器人采用了碳纤维材料,虽未公布自重,但其动平台仅500g的重量还是足够让业界眼前一亮。
现在并联机器人的市场还没完全被发掘出来,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需求井喷,但如果哪天这种应用端的需求被引爆,一众国外厂商竞相压价,中国机器人企业到时候要怎么办?是继续进行价格战术还是用性能去说话?勃肯特选择后者。国产品牌即使现在力量还很薄弱,但也要凝聚彼此的力量,放宽眼界,百花齐放,战场一直不在彼此,而是相互依靠,坚守好国产品牌的优质口碑。为此,勃肯特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,建产线,搞研发,努力把每一个细节做到**,拿出精品和国外产品一较高下。这就是与时间赛跑的勃肯特人势作中国脊梁的决心。
目前,国产机器人品牌想与国外品牌打全面战争还不太现实,只有从局部几个细分市场去打赢,将来才有机会打全面战争。勃肯特的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已经逐步超越国外品牌,价格与之相比也有优势,此外,服务和沟通方面勃肯特也会细心打磨,力图超过国外品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国产机器人能够以并联为契机,全面夺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市场。